一体化产房(家庭化产房 LDR/LDRP)凭借其集待产、分娩、产后康复于一体的创新模式,正为产妇打造温馨舒适且极具人性化的分娩环境,已成为现代产科机构的必然选择。在一体化产房的建设过程中,设备的合理选型至关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产妇的分娩体验、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母婴安全。作为拥有近 20 年一体化产房设计经验的专业机构,广州华锐医疗将在此分享一体化产房设备设施的科学选择方案。
一、一体化产床的精细化选择
一体化产床作为产房的核心设备,需全面满足产妇在待产、分娩和产后恢复全周期的需求。在实际项目中,我们发现部分医院存在认知误区,认为一体化产房只需配备普通产床,这种观念亟待纠正。事实上,一体化产房产床必须兼具专业产床与舒适病床的双重功能,因为产妇从入院至出院的整个过程都将在此度过。
(一)功能多样性设计
- 具备灵活的体位调节系统,可精准调节背板、腿板角度,助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找到最佳体位,为顺利分娩创造条件。
- 配备紧急制动功能,在突发状况下能迅速稳定床体,切实保障产妇安全。
- 搭载分娩辅助装置,如可调节扶手、脚踏板等,为产妇分娩用力提供有效支撑。
(二)安全性保障体系
- 采用安全无毒材质,从源头上避免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潜在伤害。
- 床体结构经过强化设计,具备充足的承重能力,同时配备可靠的防滑装置,防止产妇使用过程中滑落。
(三)舒适性优化配置
- 床垫选用高弹性材质,兼具柔软触感与良好透气性,显著减轻产妇长时间卧床的不适感。
- 产床高度可在 60-100 厘米范围内灵活调节,宽度不低于 90 厘米(含床头床尾),充分满足医护操作与产妇使用需求。
(四)易清洁消毒特性
- 表面采用光滑无孔隙材质,如抗菌塑料或不锈钢,便于快速清洁与深度消毒,有效降低病菌滋生与传播风险。
二、一体化产房医用设备带的专业选型
医用设备带作为产房内医疗设备集中供电、供气的关键枢纽,其性能直接影响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与使用安全。一体化产房的设备带还需兼顾数字接口、智能终端等现代化功能。
(一)稳定供电系统
- 配备不少于 8-10 个电源插座,插座具备优良的导电性与稳定性。
- 集成过载保护与漏电保护功能,构建双重电气安全防护屏障。
(二)可靠供气方案
- 提供稳定的氧气、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气体供应。
- 氧气接口严格符合行业标准,确保氧气输送安全顺畅;压缩空气接口保证压力稳定;负压吸引接口吸力充足,可及时清理分娩过程中的分泌物。
- 对于分娩量较大的医院,普通产房需设置三组终端,以满足双胞胎分娩的特殊需求。
(三)多元化选型建议
- 当前设备带类型包括条形设备带、壁画设备带、全景设备带、隐藏式设备带。一体化产房通常优先选用全景设备带,部分场景也可考虑隐藏式设备带。
(四)智能终端功能
- 一体化产房设备带标配智能终端,涵盖分娩辅助音乐、智能抢救辅助、可视化沟通等实用功能,为分娩过程提供智能化支持。
三、辅助分娩设施的科学配置
辅助分娩设施能够有效帮助产妇减轻分娩痛苦,显著提升分娩的安全性与成功率。
(一)新生儿辐射保温台
- 为新生儿提供恒定适宜的温度环境,保障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稳定。
(二)胎儿监护仪
- 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,精准监测胎儿心率、宫缩压力等关键参数。
- 配备清晰显示屏,直观呈现监测数据与波形,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。
- 优先选择具备远程传输功能的型号,方便医护人员在不同区域实时查看胎儿状况。
(三)非药物分娩镇痛设备
- 通过物理方式缓解产妇分娩疼痛,减少药物使用,提升自然分娩体验。
(四)导乐椅
- 为产妇提供舒适的坐姿支撑,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辅助调整体位,减轻身体负担。
四、生活设施的人性化布局
为让产妇及家属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暖,舒适的生活设施配置不可或缺。
(一)病床配套设施
- 除一体化产床外,配备可调节陪产椅,为陪产人员提供舒适的休息空间。
- 配置功能完善的床头柜,具备充足收纳空间,表面材质易于清洁,方便放置个人物品与护理用品。
(二)卫生设施升级
- 卫生间配备智能马桶,具备加热和冲洗功能,大幅提升产妇使用舒适度。
- 安装可调节水温的淋浴设施,满足产妇产后清洁需求。
- 卫生间地面和墙面选用防滑、防水材料,全方位保障产妇安全。
(三)其他生活设施
- 安装冷暖空调系统,将产房温度精准控制在 22-25 摄氏度的适宜范围。
- 配置高品质电视等娱乐设施,帮助产妇缓解紧张情绪,同时兼顾画面质量与声音效果,避免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干扰。
在一体化产房的建设中,设备选择需综合考量功能、安全、舒适、易清洁等多维度因素。唯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配置,才能为产妇提供优质的分娩服务,全方位保障母婴安全,切实提升产科机构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。
来源:华锐医疗